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学术交流】2024级研究生岳思彤参加2025年“文化多样性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28日至30日,2025年“文化多样性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刘竟教授、韩牧哲讲师与岳思彤研究生共同受邀,由岳思彤同学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国际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联合举办,聚焦“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与“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治理”两大议题。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刘越男教授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仕政,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信息管理学教授、iSchools联盟主席Gillian Oliver,日本筑波大学信息与媒体科学学院院长、教授,iSchools联盟亚太区域主席森嶋厚行先后致辞;暨完成亚太地区数字人文教育协作委员会成立仪式。

7月29日上午举行的是专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Gillian Oliver教授、日本筑波大学森嶋厚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杨玉成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Natalie Pang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永崎研宣教授、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Simon Burrows教授分别围绕“时光叠城:古都北京的数字记忆”“以信息文化透视数字人文中的人本精神”“从数字工具到批判性探究:筑波视角下的数字人文”“以数化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的内师实践”“谁的知识更重要?数字人文的去殖民化及关键方法”“数字人文领域的文本多样性”“启蒙时期欧洲的法国图书业项目:从建立档案到构建数字人文研究”等主题进行交流。

7月29日下午举行的是分论坛交流,聚焦“数字素养培育与数字人文前沿”“科技遗产与数字人文”“古籍与数字人文”“数智时代全媒介传播”等热点议题。在“古籍与数字人文”分论坛,2024级研究生岳思彤汇报了《基于概念格的古籍影像数据库功能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与指导,并荣获二等奖。

此次会议展现了数字人文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对话,探索多主体共建、多形态共生、多价值共享的治理模式,为全球文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刘竟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的参与,不仅体现了江苏大学在该领域的学术活跃度,也为推动文化多样性及数字人文的研究贡献了青年学者的智慧与力量。

供稿人:岳思彤(2024级专硕)

供稿日期:2025年7月30日

Copyright◎江苏大学图书馆 版权所有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