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五棵松讲坛】科研选题、研究设计及AIGC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26日,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王锰副教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进行“科研选题、研究设计及AIGC应用”专题讲座。王锰副教授开篇强调“选题决定科研高度”、"选题比努力更重要"的科研理念,指出当前学术论文发表困难的核心原因在于"对研究领域不熟悉",提醒研究者应当根据教育背景和专长聚焦各自擅长的领域——生命有限,不必追逐所有热点,深耕适合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王锰副教授在讲座中系统阐述了科研选题的标准和方法,首先强调选题应遵循四大标准:“兴趣性”要求研究者选择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重要性”体现在加深对于社会重要现象的理解;“前瞻性”代表了社会发展新动向;“新颖性”指的是看待现象的视角与众不同。他以"高校图书馆用户学习与阅读行为的空间嗅觉影响机理研究"研究为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现实问题细化为学术课题。

其次,王锰副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解析了五种研究设计方法的主要类型:理论分析型研究设计以坚实的文献综述为基础;实证分析型质化研究设计重在数据搜集与分析策略;实证分析型量化研究设计重在研究假设与数据分析方法;数理分析型研究设计重在建模依据与模型分析方法;大数据分析型研究设计重在数据搜集方法与分析方法。他特别指出,在选择设计方法时,研究者必须厘清"问题-视角"和"问题-层次"这两组关系,确保研究方法与问题的匹配性。

再次,在论文写作指导环节,王锰副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学术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写作范式,不同章节应采用差异化的写作方法:引言部分需运用议论文写作手法,通过梳理"已知内容-未知资料-应知信息"的逻辑链条,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目标、方法和结果等核心章节则要采用说明文写作方式,用精准、规范的科学语言呈现研究过程;讨论部分再次回归议论文范式,既要论证研究结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又要实现从个案分析到普遍意义的升华。

最后,作为江苏大学图书馆“AI赋能学术创新”系列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讲座聚焦科研工作的核心环节,系统阐述了从选题创新到研究设计的全流程方法论,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报告中既有选题和方法论的高度,又包含可直接迁移的写作技巧,对于研究者提升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撰稿人:陈亦侯(2023级专硕)

2025年3月26日

Copyright◎江苏大学图书馆 版权所有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