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钱婧、包维娜、华钰文、庞连福、林怡菲、连忻杰、韦韬于2022年6月12日赴扬中市新坝镇立新村开展文化数字化服务培训和调研活动。此次活动受到立新村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沈春雨等人的大力支持。
研究生与立新村群众合影
立新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文明村”“扬中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国家省市荣誉,遵循“立德为根、立善为本、立孝为本、立新为民”的村训,以美丽乡村联创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加快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丰富农业农村新业态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文化建设方面,立新村目前拥有两所标准化建设的农家书屋,并以红枫翰墨园为基地开展诗词、书画文化推广教育,打造梓阳植物园、蒲草滘等文旅农旅景点。
研究生开展“e路乡伴”数字文化素养培训
本次志愿活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开展数字乡村和文化数字化战略政策宣传,为群众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使群众熟悉文化数字化服务相关政策。
其次,进行“e路乡伴”数字文化素养培训,向群众介绍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使用要求及需求表达、查询等搜索引擎功能,并手把手教学微信网上购票、预约看病、美化图片等功能,带动群众掌握基础数字技能。
再次,进行文化云平台使用培训,进一步向群众重点推介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展示本地平台资讯、活动、直播、培训、电子书等多种文化资源,并指导查看感兴趣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化云平台使用测试学习成效,群众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情境任务,掌握了数字文化服务使用技能。
最后,感受立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枫翰墨园与农家书屋等文化建设成果,并与新坝诗词学会成员开展文化交流,了解诗词学会成员创作的诗词、自发创办的《红枫翰墨园》杂志,以及相关文化活动。
研究生协助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研究生参观红枫翰墨园
研究生与新坝诗词学会成员交流
“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资源丰富、内容多样,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群众普遍认为这次活动使他们受益匪浅,有效帮助他们更好了解和使用数字设备及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便利生活,也丰富文化知识获取渠道,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平时喜欢看书的陈大爷表示“听书功能还挺好的,平时眼睛不太好了,以后可以听听书”;新坝诗词协会田会长认为“利用好这个平台,可以方便我们诗词知识的交流”;立新村村干部表示“这个平台资源挺丰富的,也方便我们开展文化活动”;沈春雨书记表示“此次培训提升村民数字操作能力,有助于加强其文化素养,未来会借助图情档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立新村文化建设”,并欢迎科技信息研究所再次到访交流,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生在此次活动中不仅了解立新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看到了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努力与成效,还促进了与群众文化交流,明晰群众数字文化需求,为后续文化数字化服务培训和调研活动提供了指引。
至此,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生志愿者已在镇江市水台村、西斛村、高资村、立新村开展4次数字文化素养培训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提升了乡村公众信息素养,推广了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后期,研究生志愿者将继续围绕“乡村文化数字化战略”开展活动,为乡村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而不断努力贡献力量。
撰稿:钱婧
摄影:沈春雨、林怡菲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