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技术的广泛使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增长导致的知识差距在城乡间产生数字思维的鸿沟,乡村公众由于自身能力、外部环境、教育程度等原因,无法利用新兴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严重。
为有效了解乡村公众公共文化服务使用现状,借助公共数字文化手段有效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乡村用户数字文化素养,科信所“标准化推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课题组研究生包维娜、华钰文、钱婧、庞连福、林怡菲、连忻杰作为乡村志愿者于5月29日走进镇江市水台村,为村民开展题为“e路乡伴”数字文化素养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根据村民个性化需求。首先,培训村民基础数字技能。志愿者通过PPT展示和手把手教学有针对性地向村民介绍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使用,教会使用数字手段方便出行、预约看病、看书听书、看文化培训等微信功能,介绍了需求表达、查询等搜索引擎功能,并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其次,提高乡村用户的文化素养。志愿者重点介绍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村民展示了平台内资讯、活动、直播、培训、电子书等多种文化资源,并指导村民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看。最后,进行学习成效测试和反馈。根据培训内容,志愿设计了相关基础技能和文化云平台使用测试,村民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相应的情境任务。

“我以后可以收藏视频在微信上一直看了”“这个跳舞视频蛮有意思的”“原来还可以这样看到电子书呀”“我的小外孙女很喜欢画画,等她再来我家我就给她放一放这个平台上的画画视频”……村民们在培训活动结束后相互交流、相互畅谈,表达着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本次志愿活动教会了村民在买票、看病、看书等内容上的数字化功能,使村民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标准化推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课题组计划继续在各村开展数字文化素养培训活动,在乡村推广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乡村公众的信息素养,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而不断努力。
